说到商业秘密,可能很多老板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们的保密措施做得很好,不会有问题的,但是Ivan认为各位还是不要太过自信比较好,因为事情总是出现在很多老板都跟员工签订了《保密协议》,以为这样就能万无一失地保护公司的商业秘密。但实际上呢很多商业秘密往往就是因为老板和企业过于自信,疏忽大意才泄露出去的,是不是感觉很讽刺?
所以人在中国做生意即使签了保密协议也会输官司?千万要提高警惕才是真,比如一家IT公司,拥有核心技术和长期客户,为了防止商业技术秘密泄露,公司和所有员工都签了《保密协议》,保密期为5年。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时间的推移,市场上出现了竞争者,公司原来的客户纷纷转向竞争对手。老板调查后竟然发现,主要还是一名老员工跳槽到了竞争对手那里,将公司的客户名单、价格策略等信息通通泄露给了对方。老板肯定是愤怒,便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将这名员工和竞争对手告上法庭,要求赔偿。
当然老板以为有《保密协议》在手,胜诉是必须的。但结果出乎意料,公司败诉了。原因在法院认为,公司没有对《产品价格表》等商业秘密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,也无法证明这些价格属于不能被大众知晓的商业秘密。还有就是公司的客户信息在客户网站上已经公开,无法证明员工是用不正当手段获取客户联系方式来进行交易。所以最终法院驳回了公司的诉讼请求。
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的预防各种商业机密被泄露呢?Ivan认为可以专注一下4点:
1、建立线上线下的保密制度,企业可以线上建立客户信息库,对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资料进行分级管理,设置相应的权限范围。
线下则应在商业秘密的载体上标识“保密”字样,并将这些资料放在固定地点或交由专人保管,避免暴露在员工可轻易接触的地方;
2、收集详细的客户信息,作为商业秘密的客户名单,通常包括客户的名称、地址、联系方式及交易的习惯、意向、内容等信息。
注意汇集大量客户的详细信息,并保持与特定客户的长期稳定交易关系。另外还要提炼出客户的产品需求,确保提供的信息真实合法,并保留与客户的历史交易记录和往来账单。
3、明确对公司客户名单等信息的保密义务,在实践中通常很难证明员工获取客户联系方式的不正当性。所以企业在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时,要明确客户名单是保密的,从而减轻举证负担。如果能找到员工主动联系客户的证据,更要做好相应的保存。
4、做好离职交接工作,员工离职时,让他们签署客户信息确认表。这个表不仅应包括客户名称,还应包括联系方式、交易习惯、交易意向等内容,以此确认员工的保密责任,降低企业的举证压力。
这样总结一下各位可以明白了吗?更加详细的细节操作我们到时再谈好了。
赞赏微信赞赏支付宝赞赏